無添加不代表沒有防腐劑 醫生教你認清潔面產品致敏成分
發布時間: 2018/11/12 11:35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38
潔面是絕大部分女士們每天必做的護膚步驟,踏入秋冬季節,是否需要更換潔面產品?更換潔面產品時又有甚麼需要留意?英國倫敦大學臨床皮膚學文憑劉誠醫生指出,不少潔面產品含致敏成份,例如界面活性劑、香精、色素及防腐劑,女士們應該按照自己的膚質去選擇適合的潔面產品。
劉誠醫生解釋,潔面產品主要透過界面活性劑(Surfactant),即俗稱肥皂洗去污垢,成分較溫和的包括胺基酸類的谷氨酸鹽(Acylglutamates)及椰油醯谷氨酸鹽(Sodium N-cocoyl glutamate)等。如使用較刺激的肥皂例如「SLS」或「ALS」,容易破壞皮膚屏障,令角質層的保濕細胞流失,變得乾燥,嚴重甚至引發過敏性接觸皮膚炎。
肥皂是普遍潔面產品需要的成份,消費者避無可避,香精及色素都是不必要的成份,完全可以避免。以鈴蘭醛為例,它屬於人工合成香料,具有鈴蘭和百合花香氣。根據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的資料,鈴蘭醛有致敏風險,並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它會影響生殖系統。
劉誠醫生強調,濕疹人士應該避免使用含有香精和色素的成分,
患濕疹人士應避免使用香精及色素,因它們有機會令病情惡化,嚴重甚至會導致皮膚出現水泡和出血。
劉醫生表示,香精及色素是多餘的添加劑,不會有潔面作用,可免則免。
另外,劉醫生解釋,製造商為了保持潔面產品的耐用性,多會加入防腐劑。防腐劑當中,MIT的致敏性較高,它被美國ACDS評為2013年的「年度致敏物質」,幼兒和部分人士使用後出現過敏的情況越見普遍,亦有機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
潔面產品含有水份,而有水就容易滋生細菌。而防腐劑有助抑制霉菌和細菌等微生物的生長,令皮膚免受感染。
他又指,乙内酰脲(DMDM Hydantoin)是常見的防腐物質之一,可是它在產品製作過程中有可能會釋放出微量的游離甲醛(Free Formaldehyde)。游離甲醛是指一些在高溫處理下未產生反應的甲醛,坊間流傳游離甲醛有機會致敏。
美國和歐盟的專家曾在研究指出護膚產品當中的游離甲醛,只要低於2000ppm ( 0.2%)均能安心使用。此外,國際皮膚專家亦發現乙内酰脲與其它其他防腐物質相比致敏的機會更低。因此,消費者可衡量自己皮膚狀況而作出選擇。
「無添加」是否最好?
劉醫生直言,市面上不少洗面產品標榜「無添加」,其實不代表沒有其他防腐成份,如有產品完全不使用任何防腐劑,大概存放不到一周就會滋生細菌,過期後使用更容易令皮膚感染。劉醫生認為加入防腐劑的關鍵在於其濃度,
所謂的「防腐劑」並非必然對皮膚有害,如果它們的含量符合國際相關標準,就能安心使用。
最後,劉醫生提醒各位消費者如在使用潔面產品時出現過敏的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尋求醫生的專業意見。
潔面產品常見致敏成份:
1. 界面活性劑、俗稱肥皂 |
|
2. 香精 |
|
3. 色素 |
|
4. 防腐劑 |
|
【延伸閱讀】消委會檢視去角質層產品7成含致敏物 CLINIQUE和H2O+均上榜
【延伸閱讀】磨砂潔面或傷害皮膚角質層 醫生:皮膚像給無數沙粒刮傷
撰文 : 王芷瑩 TOPick記者